人为什么要做慈善呢?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久,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需要仔细研究。我先后查看了很多书和资料,才找到了一些重要线索,不妨抛砖引玉,讲出来,和大家探讨探讨,也希望能听到大家的高见。
达尔文的进化论,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既然在自然界竞争那么激烈,大家都要成为“适者”,大公无私者必然要被淘汰,是无法生存的。给陌生人捐款,实际上是违背人的本性的行为。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口号,仔细想想,对于人来说,怎么可能办到呢?唯有神,上帝,可以做到。本来明明做不到,却还要“理直气壮”高呼口号,背后是什么东西?大家想必也能够明白了。唯物主义,不就是物质至上么?不能想象一个唯物主义者,居然主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岂非荒唐之极么?
最近看了一本纽约时报的畅销书,好评如潮,名字叫做The Promise Of A Pencil (一只铅笔的愿望)。看完觉得非常好。它讲述的是一个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经理如何辞去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从$25美金开始做起,一点点在全球贫困地区创立了200家学校。他最初产生做慈善这个念头,是源于他在印度的一次旅行。当时他在印度的一个街头,碰到一位小女孩。他问这个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她最想得到什么,这个小女孩害羞地回答他:“一只铅笔”。
这本书读来十分生动而且深刻,颠覆了普通人对财富,价值的认识。它可以教会你如何一步步具体地达成自己伟大的梦想和愿望。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图片,在亚马逊上找到这本书的详细信息。
人们有了一定的财富,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总会考虑做一些善事,做一些公益的事业帮助大家。但人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从身边的人的一些言行里可以看到:有些人做善事是为了出名,追求更大的名气,这比较符合中国传统里光宗耀祖的思维习惯;有些人是为了更大的利益,更多的财富,把这种慈善事业、公益事业和商业一样做成可以等价交换的交易;还有一些是因为过去受助于人,需要报答;另外一些比较有钱的朋友,做慈善事业为的是活得更安心,也为自己的后代谋一些福祉。
我们为什么要做慈善?这个问题我问过自己无数遍。前几天,参加一个厨艺交流会,在交流间隙,不知道为什么谈到了烹饪艺术,人生,与慈善这几个貌似不相关的话题。这位川菜厨艺大师不仅手艺高,而且修为极深,令人完全没有料到。他的几句四川话,让我一下子有了顿悟之感!他说,慈善不是每天开多少会,四处奔波,而是在于将这份爱心一直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到温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奉献成为习惯,人的生态环境将是温暖的春天。正如儒家经典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慈善的目的在于传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感受到温暖,并加入到慈善的队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是何等的规模和数量积累啊!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这便是做慈善的目的。
其实用物质的办法来解决物质的问题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它只能维持在一个水平上,最终是死胡同,是行不通的。做慈善和公益的事应该是我们自身精神的需要,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我们自己精神的进步和提高。
否则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也就会越来越不团结,越来越不快乐,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也不会快乐。承认我们的精神世界,并且在各方面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我们做人、做事就有了原则,就有了方向。